推荐资讯
- 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作用 2022-03-28
- 压力容器 2023-07-08
- 压力容器许可证办理责任划分依据 2023-07-30
- EPS节能储罐怎么样 储罐制造厂家 2022-01-06
- 吸收塔液位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影响吸收器液位的因素分析 2022-10-08
联系我们
联系人:林总
手 机:13729186205
电 话:13729186205
地 址: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塘掇镇中山路90号
浏览量:19标签:发布时间:2022-09-29
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塔填料层高度为塔高的2%~3%。实际生产中,根据工业上不同工艺条件,往往采用较低或较高的填料层高度。若按规定不应低于设计吸收塔的设计高度而忽视层间距离要求,不仅会使传质效率低下,还会增加投资。因此,正确计算工作层数对于保证传质效果、降低能耗和提高系统经济运行十分重要。本文就工作层数的确定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议。首先我们了解塔基尺寸,对于塔直径小于50m时,应考虑采用锥形结构;对于塔基尺寸大于150m时应考虑锥形结构对气液接触区域的影响。
1、塔顶填料层高度
塔内有一固定高度的填料层,该填料有一个固定区域,该区域称为进料面(或入口)。为了保证吸收过程中气流的相对速度不大于0.9,一般在塔底部采用带叶片的填料,然后通过管道将填料传给塔顶,并将其传给气液界面。同时为了保证反应器的传质效果,还可采用双层填料,即在两层以上填料层之间设置双层填料层板。由于塔顶填料层高度较高时(高于3%),需要将反应器内的气流速度降低到接近塔顶填料层高度的水平方向上。但是,如果操作条件恶劣,可能会发生流化床反应器底部气流速度过高和传质阻力增大双重现象,则需要对塔顶填料层高度进行适当降低。
2、填料层数与塔塔压降
填料层高度与塔塔压降有关,在塔体内流动过程中,填料在层间内层层重叠而形成的压降与塔顶气体压力有关。压降受塔内塔壁压力差、浆液密度和传质系数的影响。当流速为1m/s时,压降为0.5~1.0MPa/Nm3。如吸收剂与气体中密度不同而采用不同夹杂物的结构,则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较大的压降低,此时塔内填料层高度应考虑减少到0.5m左右来保证压力稳定;当流速大于1m/s或液位高于0.45MPa时,如果采用了较低的填料层高度则会出现压降上升、传质系数下降等现象。如流速为10m/s时出现压降上升现象,即塔内填料层高度较低。这是由于填料层数多,能形成一定程度与液相混合区,从而使得塔壁附近流体速度下降而带走少量的混合气体所致。
3、工作层数的计算
吸收塔的工作层数的确定主要考虑吸收塔塔盘的有效面积。设计吸收塔,应考虑结构布置对传质性能的影响。不同塔的结构布置,不同的传质机理而产生不同的填料层高度。其原理是:采用不同直径越小,填料层高度越低)的填料层数的塔内空气分布,在塔中气液接触区的面积越大,传质效果越好。如果用气液接触区域面积相同而气液比接近1:1时,则填料层高所占面积大一点,气液接触区域面积小一点。为了保证传质效果、降低能耗和提高系统经济运行,同时也为了提高吸收层数效率,需要对气液接触区域面积作适当调整时,计算工作层高度,一般采用塔盘距塔顶高度30~50m(以塔高0.5~1%为主)。